【馆窥全国】第137期 全国首个量子主题展厅、全国室内最大巨型球屏……寒假来合肥科创城“能量巨钻”打卡
寒假以来,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巢湖之滨的安徽省科技馆,成了青少年的科普乐土。“奇特的眼镜”科学课、“煤炭变形记”深度探展、“厨房里的风险”科学秀……精彩的科普活动深受孩子们喜爱,场场爆满。
安徽省科技馆主体修建高45米,总修建面积6万平方米,全体的结构规划选用世界动态运转的理念,远远看去,犹如一颗巨大的“能量巨钻”。人们从馆外可一起看到馆内大厅的LED巨型球屏和房顶球形天文台,感触地月同在的世界奇迹。
该馆由美国哈佛大学雷斯顿·斯科特·科恩教授及其团队PSC公司担任规划,科恩教授以“全新的规划理念、新颖的几许构思、修建与环境融为一体”而著称。科技馆外观造型的创意来源于量子物理学的数理模型,玻璃幕墙的肌理作用在透与非透间改变,好像外太空的星云之光,若有若无。
科恩教授另一个明显的规划特点是“突变”,规划中选用形状附近、图底反衬的方法,使金属质感彩釉点和金属板穿孔之间“步移景易”,增加了外幕墙随空间曲线的多层次动态改变的作用,大跨度、多角度、异形折面出现出钻石般的炫感,光芒耀眼,熠熠生辉。
安徽省科技馆共设置科技强国、减碳之路、量子探微等9个常设展厅、1个科学秀场、1个暂时展厅,展品总数627件,其间国内首创展品数110件,占比17.5%,90%以上展品可供观众互动体会。此外,场馆还设有巨幕影院、球幕影院、4D影院等特效影院设备。
其间,量子探微展厅依托合肥量子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设,这也是全国首个量子主题展厅。展厅分创见、感知、引领3个子主题,以波粒之争和原子结构理论的开展为头绪,展现量子力学诞生和开展前史;以半导体和激光为例,讨论量子力学的广泛使用,感知量子对咱们日子的影响;以量子精细丈量、量子保密通讯和量子核算三大前沿科技为主线,展现了以中国科学技能大学为代表的量子作用。
数字技能的运用,增强了量子展品的趣味性与体会感。选用裸眼3D技能的“薛定谔的猫”、使用幻影成像的“波粒之争”、交融投影技能生成的“量子地道”……在这里,不可捉摸、不流畅难明的量子理论看得见、摸得到、可体会,观众在与展品的互动中增进对量子力学的了解。在科技馆楼顶还设置了由国盾量子研制出产的全球首款可移动的“小型化量子卫星地面站”,可与“墨子号”等进行实在的对接演示。
场馆充分运用裸眼3D、虚拟实际、增强实际、全息成像、幻影成像、交融投影、空气接触互动体系等先进的技能,展厅科技范满满,展品趣味性十足。
在馆内很多展品中,站立在大厅、高达45米的巨型球屏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它以“炫、奇、大”征服了每一位观赏者,与其合影打卡渐渐的变成了观众观赏的标配。
这块全国最大的室内LED外球显示屏,直径约28.5米,以2450多块LED通明屏为中心载体,选用裸眼3D、动作捕捉、接触屏等技能,为观众营造出高沉溺、全盘绕、超震慑的全新视听体会。现在,巨型球屏可播放各种高清科普视频和裸眼3D视频。
以“才智之眼”为例,视频机械眼不断滚动,似乎赋予严寒机械灵动的生命力,机械瞳的忽然飞出出现了逼线D作用,科幻感十足,让观众逼真感触到机械之美。
此外,安徽省科技馆还具有全国最大的室外动态雕塑、首个以科学史为主题的科学征途展厅、首个以“双碳”方针为主题的减碳之路展厅和首个数字孪生科技馆等。
环绕“科学·教育·文明”建馆理念,安徽科技馆着重以科技馆为纽带,广泛整合各类资源,力求成为全年龄段终身教育的“能量站”、全域科普的“优样板”、全生态科普的“强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