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九次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聚焦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持续推动单元经营模式实践,统筹推进精细化经营管控体系建设、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市场化经营能力提升等专项工作。
六院各单位统筹规划、创新突破、探索实施,结合本单位发展现状与实际业务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单元经营模式实践策略,取得了理念认识、市场拓展、研发创新、信息化建设、组织及人员效能、成本管控等不相同的领域的阶段性工作成效,为促进液体动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院官微今天推出长动集团的新闻报道,展示我院推行单元经营模式实践活动以来所取得的新成效新亮点。
2024年12月18日,长动集团单元经营实施方案工作小组办公室组织对最后6个二级单元的收支余核算工作进行了验收评审,验收根据结果得出这6个二级单元的收支余核算准确无误。至此公司全部30个二级单元均已完成收支余核算验收工作,标志着长动集团所有业务单元均投入正常运作,圆满实现了2024年单元经营模式实践阶段性工作目标。
一年来,长动集团紧扣“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年”目标任务,明显问题导向,通过一系列分析研究组织与业务不匹配、核算机制不完善、激励精准性不足等方面的明显问题,确定了推动组织架构、经营目标、核算体系、薪酬机制等方面的优化措施和工作目标。并针对“3+1+1”产业发展实际,确定了“总体策划、单元细化,试点先行、持续迭代,复制推广、分步考核”的工作原则,不断推动单元经营模式实践见行见效。以订单中心化为牵引,遵循战略单元化原则,以业务为主线个一级业务经营单元、2个一级业务承接单元的启动工作。紧密结合单元经营特点和业务发展需求,开展二级单元的划分,将9个一级业务单元切分为30个二级单元,逐步提升了业务单元的专业性与精细化水平。分解细化经营指标,将一级业务单元营业收入、生效合同等指标逐步分解至二级业务单元,推动经营责任、资金成本压力层层传递。
为保障单元经营实践有条不紊推进,长动集团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以收支余指标为重点,选取与别的业务单元交叉较少、便于核算、有市场化运营基础的6个二级单元开展试点,至9月底实现了试点单元收支余核算准确无误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强化持续迭代,于9月30日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长动集团2024年度(阶段性)单元经营实践工作目标的通知》,再次明确工作标准和实施“蓝图”,分批次对各二级单元的收支余核算工作进行了验收评审,至12月份实现了全部30个二级单元的收支余核算准确无误。积极地推进6个二级试点单元的利润核算工作,于11月底完成对6个二级试点单元利润指标核算工作的验收评审,为后续运营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
在注重试点先行的同时,长动集团加强单元经营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建设,推动单元经营改革取得实效。遵循价值市场化原则,建立内部交易机制,制定《单元经营内部交易细则》,成立价格核算小组,发布了多个板块的内部交易市场参考价公告和内部交易定价原则,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截至11月底,6个试点单元(包括备品配件、维修改造、火箭发动机、能源动力云南永昌总承包项目、桥梁结构件、轻重钢结构件)共签订内部交易框架协议32份,产生内部交易1446个。
建立经营单元核算体系,形成了经营单元利润表、资金表、合同毛利表等“三张报表”体系,推进全成本核算。桥梁结构业务单元将桥梁钢结构制作工程整个项目生命周期拆分解成不同模块,研究历史成本与成本构成比例,构建出成本和利润测算模型,通过对项目采购成本、人力成本、制造成本、运输成本、安装成本以及另外的成本的基础数据对比分析,清晰得出每一分解项的差异情况,找到原因并更新对应产品的模型数据,加强完善模型的精准性,有效推动了桥梁结构件业务单元的项目管理上的水准及利润水准的提升。能源工程业务单元以云南永昌项目全成本核算为抓手,搭建独立项目(包括中标服务费、采购费、设计费、项目管理费)全成本指标体系,量化评估每个项目的经营效益,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按成本控制计划节点对成本控制情况及时纠偏,促进了企业纯收入能力提升。
以提升公司运营管理效率为核心,围绕综合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内部交易等4大模块,梳理优化了22项业务流程,制定发布10项单元经营管理制度,形成了系统、全面、动态的流程管理体系。将信息化建设融入单元经营实践中,根据各业务单元特点,优化功能模块,开展源端数据治理、运营流程、交易管理、单元核算、经营分析等,打造系统性信息化解决方案,初步建立起快速准确的经营合同管理系统、前后衔接的内部交易结算系统、系统集成的单元经营线上审批系统,推动了公司经营决策向数字化驱动转型。
随着单元经营模式实践的不断深入,“经营全员化”的理念在长动集团干部职员心中“扎下根”,并逐步“开花结果”:2024年,公司主要营业业务所在的汽轮发电机组单元,在异常艰难的市场形势下,新签合同额保持了增长的趋势、实际产出增长30%以上,市场占有率在上年增长2%的基础上再提升0.5%;系统服务业务单元成功运用反动式汽轮机技术拓展了机组改造市场,能源工程业务单元取得了火电工程总承包的历史性突破。在“五位一体”单元经营模式的牵引下,全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改善3000余万元。